1983是個特別的一年,當台灣還翻滾在股票紅利經濟起飛的時候,這時更是英國經濟正一落千丈,倫敦的路邊年輕人透過龐克音符和刺蝟的穿著,金屬,爆裂,黑色皮革馬丁靴子,對一切經濟架構做出反叛的吶喊,
現在看起來光鮮亮麗銀行家光環下的Wapping 和Canary Wharf一帶,以前是加勒比海熱帶水果糧倉也因為工業冰箱盛行,正式變成一片大廢地.
泰魯士河尤其是靠近Isle of Dog這區,自從貨櫃的發明以後,需要水手就業需求明顯的大量大量減少,政府只能蓋大量的國宅讓失業水手入住,你可能想不到現在寸土寸金的Canary Wharf 以前算是倫敦最貧窮的一塊土地吧
貧困的社會卻孕韻,最叛逆的藝術。分享下對我最特別的1983的時光照片
http://londonist.com/london/history/london-in-1983…